大众网记者 李霞 青岛报道
金秋九月,新学期如期而至。安全,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开学礼物。为提高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9月6日,青岛基隆路小学三(3)中队的队员们走进青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,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“开学第一课”——交通安全实践研学活动。
沉浸式安全初体验
第一站:车辆突发情况自救指南
队员们围在一辆模拟自燃的车架前,这震撼的一幕立刻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。通过讲解老师生动的提问与互动,大家学习了应对车辆突发状况的关键方法:车辆自燃时,要优先使用安全锤敲击车窗四角,或用座椅头枕金属杆撬窗逃生;车辆落水时,则需先开车窗让内外水压平衡,再迅速逃生。真实的故事场景配合实用的自救技巧,给队员们上了无比深刻的一课。
第二站:守护童年的“安全座椅”
“队员们,你们知道安全座椅为什么是专座吗?”在安全座椅展区,老师给出了科学答案:身高140cm或35公斤以下的儿童都必须使用安全座椅!同时,未满12周岁不能坐副驾驶,即便坐在后排也要系好安全带。队员们仰着小脸,听得聚精会神,这些重要的安全知识悄然扎根。
精彩瞬间:队员们在真实的车架前凝神思考,在安全座椅旁积极发问,求知的眼神是开学最美的画面。
公共交通安全大探险
公共交通工具是队员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,如何安全乘坐、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?实践活动的第二站,队员们走进了高度仿真的公交和地铁模拟舱,开启了一场紧张又实用的安全大探险!
公交车安全逃生实训
在模拟公交车内,老师详细讲解了车内的安全设施:安全锤放在哪里、紧急开门按钮如何操作、遇到危险如何从逃生窗口有序撤离。逼真的场景让队员们不再是听故事,而是仿佛亲身经历,真正掌握了“安全乘车、紧急逃生”的实用技能。
地铁安全无小事
转战模拟地铁车厢,知识再次升级!老师特别强调了候车时必须站在安全线后,上下车要格外留意书包带、头发等细小物品,防止被车门夹住。最令人难忘的是模拟烟雾逃生环节:队员们在老师的指引下,弯腰、捂口鼻、有序快速撤离,亲身体验了这“别样的一课”,紧张而有序。
精彩瞬间: 车厢内,队员们弯腰前行的认真身影,是这堂实践课最好的答卷。
趣味互动与成长展望
知识的巩固在于应用,学习的终点是践行。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,一场趣味十足的互动小游戏,为这堂“开学第一课”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交通标志对对碰
老师首先带领大家认识了各类交通标志及其含义。随后,一场“交通标志大挑战”游戏火热开启!队员们手持交通标志牌,兴奋地奔跑,为它们寻找对应的含义伙伴。在欢声笑语和团队协作中,抽象的交通规则化为了可感可触的游戏,真正实现了“在玩中学、在学中悟”。
这是一次沉浸式的学习体验,更是一节生动而深刻的“开学第一课”。队员们在模拟中实践,在互动中理解,不仅掌握了丰富的交通安全知识,更懂得了“守交规、保安全”的重要性。家校社协同,为爱护航;安全“童”行,健乐成长!愿青岛基隆路小学三(3)中队的队员们都能在安全的道路上,走向更远的未来。
合法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